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实践实验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我的课程实践

来自: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主页) 作者: 发布日期:2015-12-28

——2015秋季“实践课程教学”学习交流会第二场

1228-2S.jpg

2015年秋季的实践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教学部在本学期利用中心例会时间,在12月18日、25日分两次安排了中心全体授课老师的实践教学交流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交流主要是总结本学期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目的是一方面及时总结实践课堂经验,纠正一些不正确做法,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取长补短促进学习交流,完善每个老师的实践课程。

两次活动均由教学部刘忠老师主持,交流会中老师们积极踊跃发言,一一讲述着自己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和体会。可以明显看到,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实践方法,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着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他们的实践成果。

丛芳君老师的课程是一门新课,本身又是一名教学新手,从她的课程实践介绍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她虚心的态度和对自己课程的深深思考,她利用QQ群、微信群边上课边实践,为了让学生接地气,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她一一批改学生的文案作业,她还找到自己的大学同学,在课堂上亲身讲述自己的网络实践和经验体会。

牛慧清老师的课程是“电视演播室人物访谈节目策划与制作”,为了方便自己课程的总结和监控,自己设计了“学生课程总结报告”,将学生分组后,按照:“策划—录制—总结—讲评”的步骤,利用演播室录制栏目时间,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实际锻炼。

朱冰老师、向志利老师的精彩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她们的学生人数都是70-80人,课堂组织教学就是件麻烦事,70-80人的实践活动就是更大的麻烦了,二位老师依然兢兢业业对待自己的课程实践,给学生分好小组,布置文案写作,创立了“文案工作坊工作手册”,带领学生到服装学院、到中央电视台参观学习实践等。

周广菊老师在她的“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实践”课程中将学生分成了17个小组,每个小组提交策划案,水平虽然参差不齐,却都挺认真,另外,还有“古装真人秀”作为特色栏目,吸引了许多同学。

刘怡老师的“节目主持基础与实操训练”也有58人之多,这对播音训练类的课程而言,着实不少,因此除了统一上课外,刘怡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各小组比较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同时也利用微信群等方式,进行线上沟通。另外,她还邀请了造型师,为学生进行了一次长达六个小时的现场解答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张俊老师、黄俊香老师、赵楠老师、汤思民老师、刘谦老师、邓渝老师等也都一一发了言,他们量体裁衣因人制宜和讲练结合,将自己课程的实践环节落在实处,尽可能多地做得“成绩量化”,把50-60人的学生若干个小分组,让学生跟组分散实践,就让选题小组长给跟组学生评分,发挥同学的骨干作用。他们安排同学跟组参加新闻拍摄实践,布置选题和文案,为每一位同学写作业评语,视频作业也在课上一一展示,让学生先自己选题创意和拍摄制作,然后老师再一对一地做点评,在前后对比明显的情况下,学生收获也就更大了。

姜娟老师提前做好了发言准备,她的“纪录片创作”课程与她所带的栏目在主题上没有关联性,因此学生也几乎无交集。她的课程特色在于,她通过组织女性纪录片影展等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利用周一、周五晚上给学生做摄像机、后期编辑的集中培训辅导,安排纪录片课堂观摩。她的课程学生有四十六人,分成七个组,每个组都需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工作量大,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也调动了学生的的兴趣和创作欲望,作品的进步也挺大。

1228-3S.jpg

可以看到,我们实践课程的老师大多数老师都非常重视自己课程学生的实践环节,大家想出不同的办法和主意,走出去、请进来,这里向志利、丛芳君、刘怡老师就做得比较好,尽可能多的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走出学校大门时就能够立刻融入社会,用自己所学为社会服务。

当然,大家也对我们的课程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如,班级人数最好是20-30人;有些课程的学生起点高不适合大一的学生参加;中心选课应该给上课老师一些自主权,应该有课程的权限;自己课程有关技术部分希望技术部老师参与教学讲解来尝试团队教学……这是本学期中心教学部组织的“实践课程教学”学习交流会系列第二场。学期初,已经举办过以“我的第一次课”为主题的交流活动。相信我们的老师通过这样的教学交流活动,一定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新动态

最新排行